全球球精选!假如外资坚持去中国化,可能会有几个事实摆在我们面前。


(资料图)

有没有想过,假如外资坚持去中国化,可能会有几个事实摆在我们面前。

第一,郑州的电子产业链将不得不面临突围。第二,昆山、重庆的电脑工业集群将不得不面临削弱。第三,原本在筑巢引进承接我们东部沿海产业的中西部地区将不得不面临来自东南亚的挑战。

一直以来,作为世界工厂基建大国的我们,似乎根本不愁自家市场的吸引力。但近两年我们又发现外企正在相继出走,而我们的优势也并不是永恒的。苹果就不用多说了吧?三星、麦当劳、肯德基、家乐福,相信大家一定也不会陌生。与其讲这些是外资,倒不如说只是在我们这儿出租的牌子的外壳。我们过去所引以为傲的产业链、劳动力、消费力开始不再显得那么独一无二了。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已然启动。东南亚或将成为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者。我们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将让位于印度。且三哥,越南的劳动力更加廉价。

还有一些外企撤退之后并没有出现衰退,仿佛活的还挺好。和之相比,有的情况似乎又没有变。比如老挝一边搞对话,一边搞脱钩,引得其他盟友也纷纷效仿。所以,中国产业链的外溢,既有纯粹成本驱动的主动迁移,又有大国博弈下的被动转移。如此种种,总给我们一种感觉。那就是中国的市场固然大,外资喜欢,但并非无可替代。我们的竞争者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弱。

2023年对于我们而言,是全力拼经济、搞恢复的一年。我们的眼睛不应该只聚焦在那么点人口和市场的红利。我们更不能掉以轻心。所谓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如果部分外企撤离已成定局,那我们不妨在加大内循环的同时,斗胆走出去。找到属于自己的新优势。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