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资讯】吉林公布一季度金融数据主要指标整体向好


(资料图片)

18日上午,吉林省2023年一季度金融数据情况新闻发布会在长春举行。会上发布了吉林省一季度的金融数据。截至一季度末,全省各项贷款余额27202.5亿元,较年初增加867亿元,贷款增速7.7%,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高于吉林省一季度信贷增长的预期目标,吹响了吉林省实体经济振兴发展的“冲锋号”。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见习记者舒震 摄)

一季度,吉林省实体经济信贷结构不断优化,通过强化机制建设、推进部门联动、实施专项推动,不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3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534.7亿元,同比增长20.6%,同比提高6.6个百分点;全省涉农贷款增速12.5%,创近五年来新高;制造业贷款增速9.4%,同比提高4.9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5.3%,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全省个人住房贷款平均首付款比例和平均利率分别为29.3%和3.99%,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和122个基点。

货币政策工具红利扩大释放,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功能,加大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力度为全省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一季度,全省累计投放支农、支小再贷款90.9亿元,同比增长192.9%;累计办理再贴现85.4亿元,是上年同期的1.5倍;累计向符合条件的3家法人银行机构提供激励资金0.76亿元,撬动普惠小微贷款增量38亿元;全省119家银行业法人机构累计为63万笔普惠小微贷款减免利息1.5亿元。全省银行机构运用各类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发放优惠利率贷款66.3亿元。

让利实体经济成效日益明显,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发挥LPR改革成效,进一步提升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持续巩固贷款利率下降成果。截至3月末,全省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71%,同比下降38个基点,再创历史较低水平;全省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34%,同比下降6个基点。通过鼓励金融机构继续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重点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给予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优惠和考核利润补贴,全省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9%,同比下降53个基点;积极引导全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通过运用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促进贷款利率下行,1-3月全省运用支小再贷款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33%,低于全省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3个基点。

债券融资发行额度再创新高,通过建立多方联动、优选入库、业务协同、宣传培训等四项工作机制,着力推动全省企业债券融资工具扩总量、优结构。一季度,全省企业债券融资工具累计发行112.5亿元,创历史新高,并首次超过辽宁省;吉电股份成功发行全国首单绿色碳排放权资产担保债务融资工具0.6亿元。

总的来看,一季度,吉林省金融数据整体向好。下一步,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将通过采取多渠道增加融资供给、持续加大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继续做好房地产金融服务、全力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等举措,深化调查研究,切实掌握实体经济之需,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加有力地助力现代化新吉林建设。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热门推荐